课堂分心克星:AI实时捕捉学生走神瞬间

2025-10-28 21:18
21
0
文章标签: AI监控视频

应用场景详述  
想象一间典型的初二数学课堂:老师在黑板前讲解二次函数,40名学生座位整齐排列。前排小明低头转笔已持续6分钟,后排小红眼神飘向窗外达4分钟,中排小李虽坐姿端正,但眼动轨迹显示注视点在课本与天花板间反复游移——这些微妙异常,肉眼难以逐一捕捉,更无法量化时长与频率。

 

思通数科AI视频监控卫士的课堂注意力分散监测系统,正是为这类真实场景量身打造:  
- 全班覆盖,无死角:单台教室顶部摄像头(1080P广角)即可覆盖全部学生,结合YOLO目标检测与OpenPose骨骼关键点识别,系统实时框选每位学生面部与上半身区域。  
- 三维行为解析:  
  1. 头部姿态:偏转角度>30°且持续>30秒,标记“望窗外”。  
  2. 眼动轨迹:注视教师区域(预设黑板+讲台坐标)比例<70%,标记“眼神游离”。  
  3. 手部动作:检测到手部与笔/手机等物体高频交互>1分钟,标记“玩笔/玩手机”。  
- 智能时长分层:系统自动区分“短暂分心”(<30秒,如思考擦黑板)和“持续异常”(>5分钟),仅对后者推送警报,避免干扰正常教学节奏。  
- 边缘算力即时响应:Raspberry Pi 4(配Neural Stick)部署于教室本地,视频流无需上传云端,延迟<500ms,教师平板即时弹出“第3排2座低头6分12秒”弹窗。  
- 教师自定义阈值:通过触屏界面,教师可将“专注标准”从80%调整至75%(适用于低年级),或为特定学生(如多动症)单独放宽至60%。  

干预闭环实操  
1. 实时提醒:警报推送至教师手环,轻震提示“后排右侧持续分心”。  
2. 点名干预:教师轻声提问该生,系统记录干预后5分钟内注意力回升率。  
3. 课后复盘:生成可视化热力图(全班注视分布)、个人注意力曲线,供班主任与家长会分享。  
4. 数据驱动教学:若全班12:00-12:30注意力平均下降22%,系统建议插入3分钟互动小游戏。  

一节课结束,教师不再凭感觉判断“今天谁走神”,而是手握精准数据:小明低头时长占比18%(较上周下降5%),小红望窗外触发3次(每次<1分钟,属正常短暂分心)。长期追踪显示,使用该系统8周后,班级平均注意力时长提升17%,期中数学平均分提高8.2分。  

我们的开源项目欢迎登录系统体验:https://gitee.com/stonedtx/stonedtaiv 

咨询了解:13913853100(请备注您咨询的产品是AI视频监控)

文章分类:

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:思通数科技术博客, 原文地址:http://blog.stonedt.com/article/287

全部评论